今天很榮幸聽了壹週刊健康組主任蔡怡真的講課
早上六點多就起床搭車去台北
腦袋還不是很清醒時
藥師公會的人員遞來一杯咖啡
真是貼心呢~
雖然不是以記者身份參與上課
但還是有很大的收穫
簡單整理今天的幾個重點:
新聞的價值取決於以下幾要素
1.時效性
舉例:扁案以SNG現場直播
而一般藥師想參與報社投稿時,可以近兩週發生的重大醫藥新聞(如偽藥前三名)做一延伸
且較專業、深入的探討
2.影響力
舉例:后豐斷橋事件、名人車禍案
3.近距離
在台灣發生的事件遠比國外的事件受人矚目
4.爭議性
舉例:疫苗含汞的正反派說法
5.重要性
牽扯到著名人物
6.奇特性
舉例:狗咬人不是新聞,但人咬狗就是新聞
7.新鮮感
舉例:新藥上市(壯陽藥、禿頭用藥)
不同族群關心不同的新聞類型
年輕人對於影視、體育較有興趣
年紀大的人則對醫療和財經新聞感興趣
下筆的同時也可以思考文章希望給那個族群的人看?
在藥師週刊登出的文章,因閱讀者幾乎都是藥師,文筆可用專業手法
但若希望文章能讓一般大眾閱讀,則用詞不宜太深,盡量以輕鬆活潑的語氣吸引一般讀者
醫藥新聞的寫法分為兩類
1.軟新聞
一般以民眾容易產生興趣的專題為主,也可結合節慶和醫藥為一主題
(如糖尿病患端午、中秋如何吃最健康?)
講師舉例:抗癌人物
key point:巧妙運用圖片來帶讀者進入主題
蔡怡真主任用一位正在運動、容光煥發的抗癌女性為專題照片,打破一般人對於癌症病人的刻板印象,
進而關切這篇文章的內容
※ 在報導醫藥相關新聞時,若病人本身的故事很特別、很引人關切,那麼便可採軟式手法,
以人物故事做為引言再切入醫藥
2.硬新聞
多為時事新聞
舉例:精油爆炸事件
※在報導醫藥相關新聞時,若病人本身的故事較平凡,那麼只需在文章提到
「病人xxx先生便是這類藥物的受惠者...」類似這樣簡短的人物描寫
新聞寫作的幾個要點
1.下標:標題要夠聳動、吸引人並與主文相呼應(總編的修改能力真是一級棒!)
刊登於刊物時,下標的字體與顏色可做突顯的表現
2.引言:
軟式新聞可從氣氛開始營造,或由人物的小故事作為起頭
硬式新聞則須含有5W1H(Why、What、Who、When、Where、How)
※引言是最為重要的,因為它是吸引讀者的開端,必須簡單清晰,點出文章的重點。
以藥師週刊的文章來說,因篇幅有限,引言不宜過為冗長,字數以150字為宜。
若一定得提到各人物的名字,可放置最後一段,或藉由圖說來帶過。不建議放在引言。
3.主文:
字數500~600字是最容易閱讀字數。每段僅能有一個重點,若要再起另一個重點,便得換段。
蔡怡真主任強烈建議採用BOX(表格)方式置入
即使讀者沒有多餘的時間看文全文,但仍能藉由表格迅速掌握重點
BOX也很適合用於比較多種事件
我自己的網誌就有一篇以表格為主的文章-藥師的工作 [點我]
(這篇也是我單日點閱率最高的一篇,果然用BOX有效!)
4.結尾:
必須呼應引言,再次強調新聞的重點
新聞照片的一些技巧(集結藥師週刊總編輯劉新華、壹週刊蔡怡真主任的意見)
1.取景角度:盡量以人物正面為主(盡量不要出現一堆人的後腦杓這種照片)
2.動畫照片:照片中的人物有動作(如投票、騎單車...),這樣的照片比較有故事性。
全家福式的照片(大家排排坐),則難以表現出故事性。
若參與活動的人數不多,則可拍活動的照片,不一定要拍合照
3.對比照:舉例棒球賽,輸的一方很難過但背後贏的球隊卻很雀躍,如此的照片對比十足!
4.放入主角人物照片:
在一篇探討飯島愛之死與藥物濫用的議題中,若能放一張飯島愛的照片,絕對會更吸引讀者!
蔡怡真組任提供一個小撇步,可買兩三份刊有飯島愛照片為頭條的報紙,疊在一起後
拍成一張以報紙凸顯主角的照片,同時顯現這則新聞的重要性。
如此一來便不必擔心侵權或翻拍的問題了!
5.減少廣告疑慮:當文章提及某一類藥物時,最好能將該類藥物的藥品都拍入照片中(公平性)
如果只單拍某一藥品,很容易被冠上替藥商廣告的嫌疑
以上便是今天上課的一點點心得整理